無條件接受是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接受孩子目前的狀態,但不代表沒有原則的縱容,本期新疆在線咨詢兒童心理專家的小編為您分享。
例如,1~3歲的孩子愛打人。父母不接受孩子的表現是:這么小的孩子,居然開始打人,從小這么暴力,怎么得了!必須嚴厲批評和懲罰,以遏制他的壞習慣!新疆在線咨詢兒童心理專家表示,其實如果你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階段特點,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你就會明白,這是孩子想要你的關注或者表達自己的情緒,當他的手發育到一定程度,他就會經常出現這樣的手部動作。
接受孩子的做法是不要給孩子貼不好的標簽,不要批評和責備。它可以轉移注意力或拉起他的手跳舞,教他其他的情緒表達方式。有些家長問,接受就是接受,默認,不立規矩?
接受不代表無原則縱容。一歲半或三歲以后要不要立規矩?
在線咨詢兒童心理中心專家提示:一定要制定規則,就是讓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這種規則并不僅限制孩子不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給孩子更多的選擇,也就是明確告訴孩子他還能做什么。曾有人指出,父母在給孩子制定規定時,應該采用可/可/不可的邏輯。在線咨詢兒童心理中心專家給大家舉例,如果你不允許你的孩子看電視(不允許),你應該同時為你的孩子提供更多其他有趣的活動(可以)。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因為這個規則,我失去了所有的樂趣,孩子才能心甘情愿的遵守規則。他可以在你的規則中享受較大的自由。有了自由的孩子,他就不會變得無法無天。
由于時間的關系,關于請無條件接受孩子的情緒和行為等內容小編先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一定要關注我們新疆在線咨詢兒童心理專家,下期為您揭曉更精彩的下半部分內容。